李群牢记“国之大者”,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山东黄河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群近日在接受本网专访时说,山东黄河河务局始终牢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个“国之大者”,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黄河力量。
精彩观点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黄河河务局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牢记“国之大者”, 配合推进有关顶层设计,构建山东黄河保护治理“五大体系”
山东黄河河务局作为黄河山东段保护治理的专责机构,始终牢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个“国之大者”,积极配合水利部、黄委和山东省开展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问题研究,配合推进有关顶层设计,主动融入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区、长久安澜示范带等五大布局规划建设。先后部署25项专题任务,编制信息化、人才发展等4个专项规划,制定河口、东平湖综合治理提升方案,制定贯彻落实黄河战略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并立足新阶段黄河保护治理使命,系统提出落实“黄河战略”的总体思路,即构建包括“一段两核”防洪安全体系、“一分一管”供水安全体系、“一区三带”生态保护体系、“两维一体”水沙调控体系、“一点三线”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在内的山东黄河保护治理“五大体系”,初步形成了新阶段山东黄河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框架。 经过近几年的积极努力,“五大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防洪安全体系延续了人民治黄76年以来伏秋大汛岁岁安澜,供水安全体系确保了黄河山东段连续22年不断流、连续18年无预警,水沙调控体系保障了主河槽过流安全提升至5000立方米每秒量级,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树起了“河润山东”等治黄文化品牌,实现了全局文明单位创建全覆盖。 作为黄河入海前的“最后一站”,确保黄河长久安澜,山东责任重大。保障黄河防洪安全方面,山东黄河河务局有哪些典型举措?聚焦“一段两核”,持续推进防汛工作现代化建设
我们聚焦“一段两核”(即山东黄河安澜段,东平湖、河口综合治理核心区)防洪安全体系,持续推进防汛工作“履职法治现代化、管理体系现代化、信息处理现代化、防御技术现代化”建设,全力保障黄河防洪安全,为我省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一是构建黄河防洪工程新体系。全面完成“十三五”重点工程建设,806公里堤防实现全线标准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和生态景观线;东平湖蓄滞洪区防洪工程建设全面完成,金堤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山东段)完工,山东黄河已形成较为完备的防洪工程体系。 二是建立防汛责任落实新机制。突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备汛防汛,建立健全洪水期联合研判机制、大汶河流域汛情共享机制。压实黄河防汛行政首长核心责任,以省政府和省防指文件修订印发黄河防汛职责和管理规定,优化调整各级防御大洪水局领导防汛职责,培养101名抢险专家,建立常态化蹲点驻守、分流量级精准下沉机制。 三是注入现代智慧防汛新动能。开展以“三个全覆盖”感知网为基础、以数字孪生平台为核心、以“2+N”智能应用体系为终端的智慧山东黄河建设新实践。在全河率先建成视频监控、无人机、远程会商“三个全覆盖”,1851处监控点、149架无人机、169台远程会商系统互联形成信息感知“末梢神经”,实现对防洪工程全天候、多角度、立体化的巡查观测,推进防汛信息化向智能化迈进,聚力打造“治黄新一线”。 四是奏响防汛河地融合新乐章。协同政府推动防洪工程全线亮化,在229处重点工程铺设电力线路244公里、架设照明设备3348盏;拓展防汛物资代储深度与广度,形成“国家常备防汛物资为基础,协议代储、产能储备等为补充”的链条式供应框架。凝聚各方队伍合力,探索建立“1+N”,即黄河专业队伍+消防救援队伍、社会力量、群防队伍 、武警部队等多元力量,参加黄河防汛抢险新机制试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具体部署,下一步山东黄河河务局如何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构建“五大体系”,强力推动智慧山东黄河建设,聚力打造“治黄新一线”
党的二十大为推动新阶段黄河保护治理提供了新方向、新要求,我们将切实把党的二十大做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动新阶段山东黄河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思维理念、工作思路和具体行动,持续深化构建山东黄河保护治理“五大体系”,强力推动智慧山东黄河建设,聚力打造“治黄新一线”,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黄河力量。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坚决筑牢抵御水旱灾害安全防线。继续扛牢防洪保安责任,全力推动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及“十四五”防洪工程建设,推广建立“1+N”防汛抢险队伍、防汛物资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巡查防守、科学精准调度、抢早抢小抢住,全力确保黄河防汛安全。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健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框架体系。立足山东黄河实际,深度参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完成《河口综合治理规划》《“二级悬河”和下游滩区综合提升治理方案》编报,推动刁口河、东平湖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 三是坚持“四水四定”,精打细算用好黄河水资源。充分发挥黄河水量计划指标的刚性约束作用,全力支持山东省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统筹做好河口三角洲生态补水、华北地下水超采区补水和胶东调水工作,发挥黄河水的最优效益。 四是坚持生态优先,全力维护山东黄河健康水生态。做好黄河保护法学习宣贯,推进配套水法规体系建设,深化与公检法、河长办的协作配合机制,推动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打造“河畅、水净、岸绿、景美”的黄河生态画卷。 五是坚持科技赋能,全力推动智慧山东黄河落地见效。深化“三个全覆盖”应用,丰富完善“天空地河”感知网,探索建设山东黄河大数据中心和省级数据中心,完善干流洪水预报、东平湖调洪演算、大汶河洪水预报等模型。循序推进黄河工程研究中心、山东黄河水沙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建设,力求在泥沙利用、防汛材料替代研究和遥感技术应用方面实现突破。 六是坚持文化“两创”,讲好保护黄河文化山东篇章。挖掘拓展黄河治理文化的时代内涵与精神谱系,全面推广“河润山东”治黄文化品牌体系,聚焦提升水工程与水文化融合载体,提升传统治河技艺教育展示基地应用成效,联合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设计发布精品研学课程,推出有影响力的黄河文献、图片系列展览。 |